從世界麵包到早餐餐桌-法國篇

瀏覽次數: 15

麵包已經是家喻戶曉的食物,幾乎成為不少人早餐、下午茶的優先選項。我們從籠統地說買個麵包,到開始講我想吃吐司,想吃牛角包,想吃漢堡。麵包,正如對人的定義,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各有其特色,也深深烙印著家鄉的印記,麵包也一樣。

從事烘焙行業的人有很多,無論是剛入行的新手,還是資深的老師,你是否還記得各個國家的特色的早餐麵包呢?其實每個國家都擁有獨立的麵包體系,所呈現的形式都不一樣,它代表著一種文化,代表著一種特色。今天和三能君一起來回憶、深入了解法國的特色早餐麵包吧!

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民眾其實不吃或很少吃早餐。至20世紀,在醫生的警告和科普下,早餐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法國民眾才有了全民吃早餐的習慣。法國人早餐吃得很簡單,口味也偏甜。他們常吃的早餐是法式羊角麵包或其他甜酥式麵包;法棍配黃油、果醬、蜂蜜或巧克力;飲料是一杯咖啡、茶、熱牛奶、巧克力或橙汁;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可能只有時間吃麥片配牛奶、慕斯里、酸奶、一個水果甚至幾塊餅乾。

法國長棍基本的細長棒狀和變化的麥穗款,都是常見的長棍種類。長棍麵包最早出現在18世紀中期,到1920年代開始普及。當時政府基於保障勞動者權益,規定麵包師傅早上4點前不能上工,為供應早餐,只好將麵包搓長,縮短發酵烘烤時間。

在長棍出現以前,法國人吃的便是這款又大又圓的麵包,材料只有簡單的“麵粉、鹽、水、酵母”,最是考驗師傅的功力。龐大的圓滾滾造型,在烘烤時能保存更多水分,出爐時外脆內軟,散發陣陣麥香。

據說牛角可頌一開始的起源,其實是在17世紀末的奧地利,當時麵包師傅為了慶祝成功攔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突襲,以代表奧斯曼的新月形旗幟製作出了這款麵包,所以又稱為“新月麵包”。後來到了18世紀,才隨著瑪麗皇后嫁入法國而發揚光大。

推薦產品:

SN 1598 5槽法國烤盤(1000系列不沾)

image 41

read more

閱讀更多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