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棍丨一個讓法國人愛不釋手的美味

瀏覽次數: 45

作為傳統的法式麵包,法棍早已成為了法國的標誌之一。

法棍的完整名稱其實是法式長棍麵包(單詞原意是長條形的寶石),是法國一種最傳統的麵包,因為形狀呈長條形,像一根棍子,就被稱作了法棍。法式麵包的代表就是“棍子麵包”。

一般來說,我們習慣把法式長棍麵包的誕生歸功於拿破崙領導的戰爭。其目的是讓馳騁沙場的士兵可以把麵包裝進軍裝褲筒裡,貼著小腿放,便於攜帶。

也有人說,法式長棍麵包是由19世紀中期,奧地利維也納的麵包工藝傳承下來的,那時一種叫做deck(意為:厚底板)的烤爐開始被廣泛使用。Deck烤爐需要注入水蒸氣,使得麵包外皮在被加熱充分之前就已經開始膨脹,最後形成一個又輕又有空氣感的麵包。在1920年,一項法律規定麵包師不應該早上4點之前工作,這就使得當時人們在早餐時食用的圓形麵包難以完成製作,而這個問題被後來出現的細長的Baguette解決了,因為它準備方便。

第三種說法是,法式長棍麵包是在巴黎地鐵修築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當時,有位工程師負責監管巴黎的地鐵建造工程,在管理過程中,來自不同地方的工人們經常發生不和、爭執甚至在地鐵建設的長廊裡進行鬥毆。那個年代,傳統圓形麵包仍是普通百姓的主要食物,所以工人們總是隨身攜帶著一把用於切割麵包的小刀,這更增加了危險程度,所以這位工程師要求麵包師傅發明一種不需要切割,用手就能掰開的麵包,這也是法棍的由來。

第一印象,也就是法棍的外表顏色非常重要!優質的法棍應該是咖啡色、黃色相間,外觀上有金燦燦的光澤。表皮因為澱粉焦糖化而變深色,表面割包紋路規則,內部有充分的氣孔,那基本就是一根好法棍。

其次,輕捏法棍的時候,會散發出濃郁純粹的原麥香氣。接下來聲音也是重要的評判標準!掰開法棍,外皮要夠脆,會有咔嚓咔嚓的聲音。最後食物的本味當然是評判的重中之重,好的法棍在口感上應該要外脆裡嫩,外殼鬆脆,內裡濕軟有嚼勁。

剛出爐的法棍並沒有那麼硬,可以做成甜品哦~ 帶有溫度的法棍蘸點果醬,配上一杯咖啡或茶,自製的美味下午茶簡直妙。到了晚餐的時候,切片的法棍也可以蘸濃湯,吸滿湯汁口感一級棒,回味無窮的同時,只能說相見恨晚……搭配番茄、生菜、雞肉或金槍魚肉的法式三明治,熱量不高營養豐富,也是浪漫的法國人保持身材的秘訣之一哦!

image 48
image 50
image 51

read more

閱讀更多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