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什麼和這秋冬最配,我第一個推薦馬卡龍。它是幻想集中的地方,它是一聲滿足的驚歎,傳遞關於美好的味道,它是人們的奇想,融合了甜蜜、幻想、色彩…如果顏色都有味道,那馬卡龍給人的第一眼感覺就是甜的。
著名旅法美食家謝忠道先生在其作品《性感小圓餅》中,提到“少女的酥胸”來形容馬卡龍的外脆內柔和精緻小巧。一如貴族般的精緻,馬卡龍的魅力迅速席捲全球。二十一世紀初,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商家在馬卡龍的包裝上傾注了許多心思,最流行的包裝元素便是蕾絲花邊。
馬卡龍(macaron),來自於義大利語 maccherone,是精緻的麵糰的意思。它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製作,並夾有水果醬或奶油的法式甜點,層次感分明,外酥內軟,無論是樣貌還是口味都惹人喜愛。和奶油的質感不同,杏仁餅的韌勁給馬卡龍的味道增加了立體感,同時又給軟膩的餡料增加了嚼勁。
新奇不雷同的口味給吃貨們帶來味覺上的享受,艷麗卻清新的色彩給喜歡拍照的小姐妹提供了絕佳的視覺體驗。
1533年,來自義大利名門美第奇家族的凱瑟琳·德·美第奇(Caterina de’ Medici)嫁到了法國皇室,把這種小餅乾“maccarone”也帶了過來。法國人就把意語的“maccarone”翻譯成了法語的“macaron”。
之後,馬卡龍成了法國宮廷消遣小憩時的專屬小甜點,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入住凡爾賽宮後,也是時常用馬卡龍招待來訪的客人。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國波旁王朝滅亡後,馬卡龍才得以離開宮殿,走入凡間。
1792年,兩名修女因修道院在革命中被迫關閉,跑到南錫市尋求庇護,為了支付自己房租,開起了烘培店,賣的就是馬卡龍,這也是馬卡龍第一次在法國的民間售賣。而後,法國南錫市將二人命名為“馬卡龍修女”。
接下來,講講馬卡龍的行銷。這裡,大家記住 Ladurée(拉杜麗)這個名字。正是它,將馬卡龍獨特的風格發揚光大,受到世界各地無數人的熱捧。好多年前,有一個叫 Pierre 的小伙子在一家名為 Ladurée 的麵包店打工。機緣巧合下他發明了馬卡龍的「三明治夾法」,用上下兩層色彩繽紛的蛋白杏仁餅,夾住了甜甜的餡料。從此,也夾住了世間無數少男少女的心。
如此這般,默默無聞的 Ladurée 便被成為現代馬卡龍的始祖,馬卡龍開始受到歐洲各國貴族的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