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故事丨冬日的暖心麵包—肉桂卷

瀏覽次數: 16

每當天氣變冷,讓人又愛又恨的肉桂卷就會重新登場。那略帶刺激的獨特辛香味,實打實的熱量炸彈,毫不吝嗇的甜度與溫度,危險又迷人,一不小心就會被深深俘獲。

肉桂卷擁有著自由的靈魂,足夠多的黃油、糖、肉桂粉,隨便怎麼卷都好吃。最典型的是以黃油麵包為底的美式做法與以簡約造型為主的北歐式做法。而現在的肉桂卷不再拘泥於「蝸牛」造型,有聖誕花環型、迷你餅乾型、立體型…各大烘焙店使出渾身解數,卷出自己的風格。

肉桂卷是北歐和北美常見的一種甜麵包卷。它更是瑞典民間靈魂的一部分,是瑞典的“對外大使”,常見的宜家,就一直都有肉桂卷出售。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內卷”大牌的世界。

根據食品歷史學家的說法,肉桂起源於斯里蘭卡。這種香料的早期歷史尚不清楚。它的植物學名稱源自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術語 amomon,意思是芳香的香料植物。古埃及人在防腐過程中使用肉桂。義大利人將其稱為 canella,意思是“小管子”,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肉桂棒。

人們普遍認為,古希臘和羅馬人就知道這種香料。羅馬香料商將斯里蘭卡肉桂香料引入了歐洲,它受到高度重視,最早的用途似乎是在酒中用作熏香和調味劑。肉桂和其他香料曾經非常昂貴,受到中世紀廚師的高度評價。它們被納入許多甜咸菜餚中。很久以後,瑞典開始在其糕點中使用它,開發了kanelbulle(字面意思是“肉桂麵包”)。

image 95

不只是在瑞典,許多其他國家也都有肉桂卷。它們從甜美黏稠的費城風格到清淡的瑞典風味,各不相同。在瑞典它被稱為kanelbulle,在丹麥它被稱為kanelsnegl,在挪威它被稱為kanelbolle,skillingsbolle或kanelsnurr,在芬蘭被稱為korvapuusti,在冰島被稱為kanilsnúður,在愛沙尼亞被稱為kaneelirull,在奧地利和德國,它被稱為Zimtschnecke,而且各有變化和特點。

後來,德國推出了“Schnecken”(gesundheit),一種甜麵糰,將其壓成薄片,撒上糖、肉桂、葡萄乾,全部卷起來切成塊。Schnecken 字面翻譯它的意思是“蝸牛”。

英國的版本叫做Chelsea bun,是在18世紀發明的,如今在英國各地的咖啡館、超市和麵包店都有售。肉桂卷在美國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早餐食品。美國肉桂卷經常在上面塗上糖霜,有時會油炸,最後塗上釉料,並當作甜甜圈的變體。

image 96

read more

閱讀更多

購物車